航向新世界—30週年紀念專輯DVD
航向新世界—30週年紀念專輯DVD (附贈 30週年回顧紀錄片DVD,共雙DVD裝)
定價新台幣600元 購物去
臺北市立國樂團在歡慶創團三十週年的同時,也向全世界推出了這一套DVD紀錄片專輯《航向新世界》。這套專輯包括一張高畫質拍攝的紀錄片與一張近年音樂會實況精選。
「國樂」的交流與發展可以追溯到唐朝,當時的中國人透過絲綢之路,不斷吸納各種外來音樂文化,保存並同化後甚至輸出到其他國家。因此,「國樂」不應只侷限於中國人享有,而應開放給全人類來分享。「分享」在這裡是指演奏、創作、與欣賞。現今,隨著現代科技及電腦網路的迅速發達,不但縮短了國家與國家間的距離,也讓各國音樂文化的交流更為熱絡,為國樂全球化提供更寬廣的平台。
近幾年來,臺北市立國樂團一直朝著「國樂無國界」的方向邁進。僅管這條路走的很辛苦,付出很多的代價,但我們仍默默耕耘。慢慢我們卻發現到這種堅持產生了不少迴響,似乎看到了一道曙光,領導我們邁向一個從未開發過的新世界。在《航向新世界》紀錄片中,記載著樂團辛勞付出的過程及外界對樂團的關切與期待;而這一切都在《霸王別姬》成功而精彩演出中,對「國樂無國界」的目標作出最佳的詮釋與回應。
在音樂會實況精選中,我們挑選了5首作品,包括作曲家楊寶智為二胡大師閔惠芬量身創作的二胡協奏曲《川江》,由閔惠芬與臺北市立國樂團作世界首演的珍貴實況錄影;同時也包括過去三年來樂團與伊朗手鼓三重奏Chemirani Trio、圖瓦喉音樂團Huun-Huur-Tu、雲門舞集2的跨界成功代表作;以及以京劇《霸王別姬》為題材的京胡與大提琴雙協奏曲,由芬蘭大提琴家Anssi Karttunen與京胡名家姜克美擔綱首演,呈現出臺北市立國樂團以傳統為根,弘揚廿一世紀新國樂為目標的具體成果。
三十年,相對於整個國樂發展史而言,或許只是一小步,但對於參與國樂發展的臺北市立國樂團來說,我們所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彌足珍貴而意義深遠。藉由這套紀錄片及音樂會實況精選DVD的問世,記錄下我們留下的足跡,或許能讓你從此對國樂發展產生不同的想法,甚至透過另一道門,領略到國樂不一樣的美。
1《七拍子即興曲》
作曲/鍾耀光、Chemirani Trio‧指揮/鍾耀光‧演出: Chemirani Trio‧演出時間:2008 年5 月9 日‧演出地點: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Chemirani Trio 本身就創作有一首七拍子的手鼓三重奏即興曲,作曲家鍾耀光聽過這首即興曲後,疊在Chemirani Trio的鼓點上,創作了一首同樣是七拍子的國樂合奏曲,音樂風格從舒緩過渡到激烈。當中還特別設計Chemirani Trio 與國樂團打擊組互相即興飇鼓的華彩樂段,現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為這段跨國交流的絲路文化之美再創佳譽。
2《川江》二胡協奏曲(第一樂章)
作曲:楊寶智‧指揮:關迺忠‧二胡:閔惠芬‧演出時間: 1995 年9 月4日‧演出地點:臺北國家音樂廳
作曲家楊寶智於1976 年就開始醞釀用《川江船夫號子》的音樂素材譜寫協奏曲的想法,經過多年來的不斷修改、加工,終於完成了這首飽含著作曲家在四川幾十年生活感受的作品《川江》協奏曲。
樂曲一開始引子的部份,描述了蜀水、蜀浪在咆哮、洶湧澎湃,而一陣清風吹散著江面的晨霧,神女峰上的放牛娃吹著悠揚的竹笛。在第一樂章,川腔高腔風格的主題似乎充滿著對未來的希望,憧憬著美好的人生。情緒逐漸高漲「入破」後的快板,有一往向前的精神,信心十足,然而,迎接他的是無法避免的厄運。獨奏一聲絕望的呼叫之後,進入由引子主題演化成歌謠體的「平水號子」,描寫人們忍受著苦難,順從著命運;手摸地,背朝天,一步一個腳印地拉著上水船。音樂節奏逐漸加緊,「呦!前面有座險灘!」,以「過灘號子」描述與激流漩渦緊張的搏鬥,奮進的人們的吆喝聲、槳櫓在浪尖的拖動聲;衝破重重險阻後,輕舟飛過萬重山。
3 Odugen Taiga 圖瓦傳統歌謠
圖瓦傳統歌謠 編曲:瞿春泉‧指揮:邵恩‧喉音演唱:Huun Huur Tu‧演出時間:2010 年5 月29 日‧演出地點: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這是一首圖瓦(Tuva)東部地區 Todja 的歌曲,這個地方被稱為taiga 的古老西伯利亞針葉林所覆蓋。歌曲中,Arheindeer 地區的牧人唱出他生長的地方,唱出 taiga 針葉林的香味充滿他全身的氣氛。
4《樂》(選段)(音樂:《第一二胡狂想曲》)
編舞:鄭宗龍‧作曲:王建民‧舞蹈:雲門舞集2‧指揮:簡文彬‧二胡:王瀅絜‧演出時間:2009 年8 月22 日‧演出地點:臺北新舞台演出地點:臺北新舞台
此曲是根據雲南少數民族風格創作的。樂曲採用了單樂章、多段體的形式通過大、小三度和弦的交替運用以及不同主題音調的發展變化,展現了美麗的西雙版納風光及雲南邊塞的風土民情。那幽深的原始森林,神秘的林間綠色,優美的舞姿及剽悍的音樂形象,無不生動的表現了對那片深情土地和美好生活的無限眷戀及熱愛。樂曲充分發揮了二胡的演奏技巧,為進一步拓展其表現力,謳歌現代生活邁出新的一步。
5《霸王別姬》
作曲、指揮:鍾耀光‧大提琴:安西. 卡圖恩‧京胡:姜克美‧演出時間:2010 年5 月29 日‧演出地點: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本曲以梅蘭芳著名京劇《霸王別姬》為藍本,描述楚霸王項羽與虞姬之間的愛情故事,按照原京劇劇情發展作舖陳。樂器的選用,以京胡代表虞姬,大提琴代表項羽,用京劇最多人喜愛的唱段,如〈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討〉、〈看大王〉、〈四面楚歌〉、〈力拔山兮氣蓋世〉,以及虞姬舞劍的著名樂段〈夜深沉〉當做素材。在〈夜深沉〉這一段,過去重點多放在虞姬舞劍和音樂曲牌本身,對於項羽複雜的心情很少著墨,而在這首樂曲,特別加強大提琴的角色,在調性上,大提琴和樂隊之間有明顯強烈的衝突,並模仿京劇緊拉慢唱的手法,將項羽面對大勢已去的局面,但仍接受虞姬舞劍的安慰時,複雜衝突心情,表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