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絲路第91期

新絲路第91期封面

三年的疫情對人們的生活以及藝術文化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經濟的限縮對非民生必需面向產業造成了壓力,且造成各類國際交流中斷。然而,逆境中也孕育著新的機會。人們因此重新更關注本土文化,網絡媒體的普及也使藝術文化傳播有了新的發展。

隨著疫情解封,國際交流逐漸恢復。這一樂季臺北市立國樂團(下稱北市國)積極邀請了許多世界各地的國樂名家與西方古典音樂的優秀音樂家蒞臨,譬如開季音樂會的琵琶演奏家吳蠻、12月即將登場的一代胡琴大師黃安源與其子黃晨達的演出,以及明年度多位音樂家,這不僅有助於開拓國際視野,也提升了對藝術的品味與鑑賞能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現齡已78歲的黃安源上次赴臺與北市國合作已是15年前,本次音樂會,父子二人將演奏多首經典的壓箱曲目,是一場國樂愛好者絕不能錯過的演出!除了延續傳統,如何將傳統藝文、傳統國樂作為當代國樂發展的養分,也是北市國樂季節目策劃重點。

10月份的「無極限」音樂會,藉由貫通於華人文化中的禪與太極,將極具傳統特色的國樂與現代音樂並列呈現,審美趣味無限展開。此外,作為2024年臺北建城140週年與北市國創團45週年雙重慶典的前導,北市國也在這個樂季探索不同族群的臺北故事;10月登場的「客遇艋舺造新聲」,結合了客家傳統與流行音樂的能量,將萬華經營中藥與青草事業的臺北客家故事轉化為國樂養分,呈現了本地既傳統又當代的特殊客家文化色彩。

11月26日的「聽.繁星點點Ⅲ」是臺灣國樂青年音樂家繁星計畫的第三年。三年來透過繁星計畫平臺,臺灣四個專業國樂團陸續向大家介紹了許多優秀的國樂新星。這個計畫不僅是對在地音樂人才的挖掘,也是對臺灣國樂的扶持與發展,讓更多學習國樂的青年在舞臺上展現才華,也與專業國樂團一同碰撞出新的藝術火花!

2023-24年,北市國以「樂.極致」為樂季題旨,象徵了北市國對音樂的極致追求,無論是傳統經典的呈現、當代國樂的創造、發展與合作,都秉持著追求卓越、創造典範的信念。這不僅是一個樂季的計畫,更是一個長遠的使命,一個將臺灣國樂推向國際的夢想。


01【新思路】走進文化底蘊,探索國樂的極致典範 

02【封面故事】經典之間,相映成趣──關於北市國新樂季

03【TCO藝訊】感受都會客家: 「客寓艋舺造新聲— 不只是山歌」音樂會 

04【客座主筆】國樂指揮的智慧與傳承: 專訪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上)

05【紮根藝響】城鄉競爭力與終老陪伴: 地域特性下花蓮國樂的兩個關鍵詞 專訪孫晨翔、江詠穎、江浩綦 

06【國樂新視界】「新加坡華樂總會的軟實力」⸺ 總會團結發揚在地華樂的精彩10年 

07【這些人這一刻】屏師國樂團的創建與發展 (1950-1970 年代)下篇 

08【國樂+講堂】我「擊」故我在: 世界手鼓在臺灣── 從《登峰造擊》談起


本雜誌已同步於國際雜誌網路平台「ISSUU」刊登,您可點選連結線上閱讀,感謝您的支持。

網路連結  新絲路第91期